【簡介:】 我暫且把你說的拿破侖時代理解成拿破侖一世,即拿破侖·波拿巴時代,時間大體是1799年——1814年,這個時候歐洲軍事技術在一定程度上已經逐漸超越中國了。此時的歐洲軍事已經
我暫且把你說的拿破侖時代理解成拿破侖一世,即拿破侖·波拿巴時代,時間大體是1799年——1814年,這個時候歐洲軍事技術在一定程度上已經逐漸超越中國了。此時的歐洲軍事已經實現(xiàn)了較大的發(fā)展,尤其是火炮技術趨于成熟,多種型號的火炮被制造出來并裝備軍隊,炮兵作為獨立的作戰(zhàn)單位出現(xiàn),并幫助拿破侖一世橫掃歐洲大陸,值得一提的是,拿破侖一世自己就是一名優(yōu)秀的炮兵指揮官。
此外,拿破侖時代的歐洲國家,在海軍建設方面也取得巨大進步,以英國、法國、荷蘭為代表的海軍強國將火炮技術、造船技術、航海技術結合起來,設計建造了多種型號的風帆戰(zhàn)艦,建設了強大的海軍。雖然此時的歐洲造艦技術并不十分成熟,但這已經是巨大的進步了。
此時的中國在軍事技術方面已經是固步自封、缺乏創(chuàng)新了,即使還能啃老本,那也只是落日余暉,軍事技術發(fā)展的勁頭已經不復存在了,可以說已經被歐洲超越了,只是由于歐洲軍事技術的發(fā)展尚未完全成熟,所以不能說是全面超越而已。
拿破侖時代,歐洲技術領先中國,主要是炮兵作為一個單獨的兵種,拿破侖就是靠炮兵橫掃歐洲,騎兵和步兵沒有大的變化.
中國一戰(zhàn)時為何沒有直接派軍隊去歐洲戰(zhàn)場參戰(zhàn)?
謝邀。個人認為有一下幾點原因:
1.當時的國內政局動蕩,自顧不暇,北洋內部分裂、南方各地軍閥亂戰(zhàn),根本顧不上歐洲戰(zhàn)場!如果出兵參加歐戰(zhàn),將影響國內戰(zhàn)場格局!
2.北洋政府對是否參戰(zhàn),參與哪一方尚無定論!又不愿意得罪德國,但是迫于協(xié)約國英法美的壓力,只能選擇輸出勞工,不派軍隊的方式參與!
3.日本取得歐洲協(xié)約國幾個大國對其承襲德國原在華權益的承諾,但是擔心中國一旦參戰(zhàn)取得勝利后提升國際地位!將影響日本在華利益,所以日本反對中國直接派軍隊參戰(zhàn)!
“一戰(zhàn)”時,中國“以工代兵”,派出了20萬人的勞工,仍在巴黎和會上被列強欺辱。而日本不出一兵一卒,則以戰(zhàn)勝國的姿態(tài),大搖大擺的侵占中國的權力,做收漁翁之利。這些只是百年血淚史的縮影——落后就要挨打!